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湖面圓舞曲:自然的,敲擊樂章

Posted by Unknown on 晚上7:41 with No comments

關鍵字:高雄觀光,旗山觀光,三桃山,三桃山森林遊樂園 

【湖面圓舞曲】
荷葉的圓  
銅錢草的圓 
大圓小圓歡喜俏立湖中間
我彷彿聽見圓舞曲的音符響盪在身邊
荷葉的大圓  
是典雅大方  瀟灑自如
銅錢草的小圓  
是鄰家小巧  清靈靜柔
靜逸的湖面  是她們的舞台 
展現慢三拍的流暢姿態
若是起風了也無妨  
連綿不斷波濤般的擺盪迴旋  那就跳快三拍吧
我們或許控制不了天氣陰晴風雨 
但我們絕對能掌握自己心情
人生就該像這湖面的圓舞曲
只要心中有自己的節奏音律  快慢都自在 





深深愛上池塘裡的片片綠圓,
它們這樣自在歡喜地生長在三桃山森林休閒園區的靜逸角落。

似乎不分古今中外,「圓」都是極受喜愛的一種形狀,
圓形被認為完美、完整的圖形,古希臘人堅信「圓形是最完美的圖形」
這個概念,畢達哥拉斯認為地球是圓的,而柏拉圖則認為正圓是行星的軌道;

東方人更愛圓,特別是由圓所延伸出的「圓滿」,代表著最自然、最完美的意涵,
也是人們最嚮往、最欣羨的境界,高度頌揚並積極追求著。

當這麼漫步林間,一迴身看見這湖面大大小小的圓,真是讓人感到滿心喜悅,
荷葉、蓮葉、銅錢草,在這屬於它們的水上舞台,
隨風搖曵起舞,或快或慢的節奏,為你我譜奏生命的圓舞曲。

我願自己也能如這些圓圓點點,從容自在面對生命的瞬息萬變,
若是風雨,挺直腰桿迎上前去;

若是安逸,穩定心性安步當車,數自己的節拍、跳自己的舞,定義自己的「圓滿」。


炎熱的夏日,總是令人煩躁,三兩好友相約逛來逛去,到的地方也都是有冷氣的咖啡館、百貨商店街,雖然涼爽,但是滿滿的人帶來的吵雜聲音,真的有讓你的新清靜?

暑氣爆錶的夏日,不妨來一趟三桃山森林遊樂園。這裡有最清新的空氣,這裡有最濃密的樹蔭,漫步在森林步道之中,陽光穿過葉片間輕輕的灑落,少了一點悶熱的感覺,多了更多透心的涼意。

尤其,在三桃山森林遊樂園裡還有大片的湖泊,即便無法讓你跳下去感受立即的清涼,望著恬靜的湖面,偶爾盪起的水波,也足以從心底清爽起來。

在湖面上,遍佈的大小綠意,更是讓人賞心悅目。大片的荷葉間交錯的小片的銅錢草,大小的圓錯落於湖面上,忽高忽低,相互輝映。彷彿是為專業的鼓手打造的一組自然樂器。

晴朗的天氣,風劃過湖面,吹拂在葉片之上,吹出清新的涼意,像是平靜心靈的旋律,朝我們迎面飛來;下個小雨的天氣,雨滴打在葉片之上,或直接打在小葉片上,或打在大葉片上又彈落於小葉片,滴答滴答的敲擊著,像是一個專業的鼓手,賣力的揮舞著雙手的鼓棒,敲擊著面前大大小小的鼓面。

或許,在三桃山森林遊樂園裡,沒有走到哪都能吹到的冷氣。但是這裡能給你最原生的放鬆,最直接的清新;拋去生活的繁雜世俗,在三桃山,新靜自然涼。


喜歡這篇文章,就請按下列圖示幫忙分享、按讚!



關鍵字:高雄觀光,旗山觀光,三桃山,三桃山森林遊樂園 

【勇敢地休息】
你試過躺在吊床上  感受懸空無重力的感覺嗎?
園裡的老樹兩端拉撐起吊床
紅色的格網顯得格外誘人新亮
然而  卻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勇氣  放鬆自己大膽地躺上去
勇敢嘗試過的人  會立刻聯想到曾經躺在吊床裡那種飄飄搖搖  被風輕吻的絕妙感受
不敢嘗試的人想的比較多  比較多的是問題……
樹撐得住嗎?吊床會斷嗎?網子會破嗎?
會不會摔下來?摔下來一定會不會很痛?
你是哪一種?
來吧!讓小紅吊床來承擔你  
你一點都不重  重的是你肩上的擔子

暫時放下它  勇敢地休息一下吧!


【無重力】
有些東西是讓人一看到就忍不住會想要去試的,譬如說吊床。
三桃山森林休閒園區裡,巧遇這小紅吊床,
園區裡多的是壯碩的大樹,要撐起這輕巧吊床,半點兒不難,
就讓自己躺進吊床的細網,隨著身體姿勢的輕移,在吊床裡晃,感受休閒與自在。

吊床讓人體驗無重力的漂浮感,自然是現代人紓壓良方,
紐約有個瑜伽中心就因此為創意,開創了「反重力瑜伽」課程,又稱「倒掛瑜伽」,
是藉著懸掛在天花板的吊床做支撐,讓學員「飄浮」在半空中,如同包在繭裡,
能輕易做到高難度的倒立瑜伽。

吊床的使用方式,從單純的休閒,到運動員和舞蹈者熱身用的工具,
後來竟成為一種瑜珈型態,這吊床還真是妙用無窮。

我是不用倒立或翻轉啦,躺在這吊床,疲憊盡消,只要輕輕閉上眼,
感受微風拂過肌膚的靈動,心隨境轉,我已在半空中優雅飛行。


還記得小的時候,看著電視上那休閒風味十足的吊床,新裡總是憧憬著、渴望著,有朝一日自己小小的身軀也能攀爬上吊床,舒適的搖擺,享受那如飄浮於半空中的舒適,讓風輕輕著吹打著自己。

像是渴望著飛行一般,當時的瘋狂,讓自己甚至想在房間裡也垂吊一個吊床,捨下自己舒適的床鋪,當個自由的人兒。

然而,隨著自己慢慢的成長,身軀長大了,生活多了更多的自由,可以隨意的接觸到吊床、輕易的攀爬上的時候,反而多了更多的卻步。望著吊床兩端的繩索,思考著安全性、思考著這吊床是不是乾淨、思考著許許多多的問題,唯一忘記思考的,就是那個曾經的夢想。

一個簡單的動作,爬上、躺下、舒適的擺動,卻可能讓我們想了很多很多,覺得這樣是不是太幼稚,擔心會不會發生什麼意外,影響自己的生活。有別於那個天真的童年,長大的我們反而失去了很多,首當其衝的就是那顆赤誠的心。

其實,生活可以更簡單。就像來到三桃山森林遊樂園,沒有聲光效果絕佳的遊樂設施,最原始的自然景觀,最簡單的遊樂設施,單純的孩子們也能自得其樂。

如果你在童年的時候,也曾有過飄浮搖擺的夢想,找個假日來一趟三桃山,讓自己徹底的,放輕鬆。


喜歡這篇文章,就請按下列圖示幫忙分享、按讚!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西歧城:與古老傳說邂逅的午後時光

Posted by Unknown on 晚上9:34 with No comments

關鍵字:高雄觀光,旗山觀光,三桃山,三桃山森林遊樂園 

【西岐城】
應是封神榜的名言  「腳踏西歧城  封神榜有名」
姜子牙公為召喚名將勇士群起伐紂而如此說
不知有多少人為逐名利而去  又有多少人真的如願在城上留名
一座亭帶人回想古老曾經
在心中品味經典傳說的精采點滴


在那個純樸的時代,科技還沒那麼發達的時代,電視的台數沒那麼多,更別說網路科技跟智慧型手機的發達。在那個簡單的時光裡,許多人的愉快回憶都是在晚餐過後,搬幾張板凳一起坐在門口,一起談天說地。

也許說的是鄉間的一些趣聞,也許說的是一些親戚間的茶間小事,但是最讓小朋友們興奮的無非就是長輩說的一個個傳說故事跟民間故事。也許是《西遊記》孫猴子斬妖除魔的歷險故事、也許是《封神榜》正邪對立的征戰。

刺激的一來一往,在微風之下,聽著長輩手舞足蹈的說著,一個個故事彷彿躍在眼前一般的鮮明。如果,你也想跟自己的小孩說說這些故事,卻不是那麼有說故事的細胞,那麼全家來一趟三桃山森林遊樂園,也能有相同的效果。

不單單是西遊記的人物場景,在三桃山裡還有一坐西歧城。彷彿是將封神的故事搬到眼前,登上西歧城,就像是那些書裡的英雄人物都躍上了眼前。在前方,姜子牙起壇準備出戰、楊戩等將領威風八面的望著遠方的敵人,雷震子鼓動著翅膀飛躍而起。

搭配特別搭建的場景,即使沒有高超的說故事能力,也能說學逗唱的把一個個小時候聽來的故事,說給下一輩了解。就像是一個傳承,從上一輩傳下來的歡笑,繼續的蔓延。


午後的陽光,撒落在三桃山的西歧城上,一陣陣的歡笑,繼續的傳承著。


喜歡這篇文章,就請按下列圖示幫忙分享、按讚!



關鍵字:高雄觀光,旗山觀光,三桃山,三桃山森林遊樂園 

【歐風庭園】
小角落裡  遇見歐洲宮廷風味的花台石柱
柱上的小天使似舞翩翩  葡萄藤飾曲線優雅地環繞
漫步走過時  多看了小天使一眼
是否就能多些幸運?
地上的石磚地面黴青色的斑漬
有種潑墨山水的灑脫率性
誰說這不是上天在大地這塊畫布上的傑作?
發覺生命中的小小美好
感恩生命中悲歡喜樂所有一切的來到
都是值得  都會是好


對於三桃山森林遊樂園的印象,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是停留於以西遊記跟中國山林風格為主的東方印象。但是如果對於三桃山有深入踏足的人,應該都會驚訝的發現,在這個東方的國度裡,有著別外洞天的一個小角落。

雖然只是一個光景的片刻,但是兩個洋化的歐風石柱,在一連串或中國、或日式的東方視覺之後,格外的亮眼。像是穿越過了水濂洞的流水簾幕,帶領著我們來到另一個光陰的境界,跨越了空間的界線,從東方來到西方。

又像是跟隨著唐僧師徒一行人,穿越古老的絲路,來到西方世界,踏足在歐亞的邊界,感受著兩個世界的交融。紅磚與石柱的並排,是一個視覺的整合,也是一個衝突的呈現。

也許,在我們生活的周遭,本來就充滿了許多這樣的角落美景,只是當我們生活在忙碌、擁擠的城市裡時,被生活推著跑、被時間追著跑的我們,並沒有多家的留意。

來到三桃山,慢下來的時間,讓我們的腳步也變得緩慢,才能從容的觀賞著周遭的風光,用自己的雙眼去捕捉一些風景的驚喜。優雅的石柱、美輪美奐的雕紋、蔓延的藤蔓,堆疊的石磚道、填充其中的青苔。

一點簡單不過的自然風光,搭配不一樣的心情,也能表現出不一樣的風景。就如同這三桃山森林遊樂園裡偶然一瞥的歐風景色,是如此的驚喜,如此的令人難忘。


喜歡這篇文章,就請按下列圖示幫忙分享、按讚!


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尋找精靈:綠林間的一抹奇幻風景

Posted by Unknown on 晚上8:16 with No comments

關鍵字:高雄觀光,旗山觀光,三桃山,三桃山森林遊樂園 

【尋找精靈】
彷彿看見
魔戒電影裡最後的淨土-精靈族人居住的Rivendell
期待遇見
Arwen那般高貴優雅的女精靈
Legolas如此帥氣英挺的神射手
其實  我知道那只是戲
是奇幻史詩小說改編的電影
但也許  在這個隱身山林的涼亭裡
我就會遇見你
那個從今以後只屬於我的夢幻精靈


三桃山森林遊樂園裡,有相當多知名的景點。特意製造的水濂洞奇景、人工搭建出的東方城鎮、巨大的復古溜滑梯。許多人津津樂道的景致,最讓我難忘的卻是一個路旁的亭子。

不變的東方味,立在林蔭間,陽光穿過枝芽葉片撒落,那光與景共構出來的美好,卻讓我有一種錯覺,像是來到了電影《魔戒》中的精靈世界。

對於景觀的詮釋,每個人當然有所不同。對有的人來說,亭子的東方味是主要的,所以在他的眼中的景致,看到的無非就是古老山林間的風光。也許是一連串的詩琴畫意,也許是幾個老者端坐著焚香品茗。

與西方精靈國度的交錯,倒也是一種新奇,又或者可以說對於西方人而言,充滿了東方情懷的事物,就像是未知的精靈國度一般,就代表著一種神祕?或許,這不是我個人單方面的錯覺,而是對於神祕的認知,產生的趣味重疊。

這一抹景觀,在廣大的三桃山裡,其實是那麼的微小,或許也可能是你步行過卻一瞥而過的一個風景。但當你放慢腳步的時候,用心的觀察,就能輕易的發現這個亭子的特別處。

在綠蔭下、在光灑之間,一個不起眼的亭子,也可能因為你的發現,變得不平凡。多看一眼,你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多一點想像力,你也許可以穿越時空,邂逅一段脫離城囂的美麗風景。


喜歡這篇文章,就請按下列圖示幫忙分享、按讚!



搖逸:緩慢的,搖蕩掉不開心的心情

Posted by Unknown on 晚上8:11 with No comments

關鍵字:高雄觀光,旗山觀光,三桃山,三桃山森林遊樂園 

【搖逸】
懸著腳  輕輕的搖曳在風中
微微的唐草雕飾搭配藤編座椅  勾勒草綠色搖椅的輪廓
搖晃的不只是身體  還有飄逸的心情
只是一張搖椅  就能讓人回歸到孩子般的單純喜悅
想起小時候  第一次吃到布丁的甜美滋味
想起唸書時  收到第一封情書的怦然心動
在熙風中  回憶被層層調味  反覆想望
要不就放空  發呆  也無須費勁跋涉到千里之外
在這裡  很安心


鞦韆,是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有的是簡單的一塊木板或一個輪胎,連著兩條鏈子,就承載起孩童們冒險的心。小時候的我們,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或坐或站的在鞦韆上,拚了命的越飛越高,像是渴望著背上長對翅膀,帶我們迎向天際。

小時候的冒險精神,期待的彷彿是一個能夠躍向青天的成長。

隨著年齡的增加,同樣的擺盪,現在的我們追求的反而是一種悠閒的停歇。圍繞著田園風的雕紋、細緻的藤椅,一點點的鄉村風,一點點的悠閒氣息;不再瘋狂的擺盪,取而代之的是緩慢、悠揚的搖曳。

三桃山森林遊樂園裡,就有這麼一座別有風情的鞦韆,一點的歐風鄉村氣息,在自然與東方的景觀之間。

記得,當時端坐在三桃山的那座鞦韆上,用腳頂起一點點的搖擺,鞦韆緩慢的擺著、盪著,懸著腳,讓風輕柔的撲在臉上,搖擺的律動彷彿是帶著我穿越了時光隧道,許多過往的回憶竄進了腦袋。

童年的、青澀的、懵懂的,許多開心的、不開心的,總之難忘的,全都片刻浮現。在微風之中,懷念是一種美好;短暫的放空,不也是給自己的一點犒賞。休假的時光,就該多一點這樣的空白。

搖曳片刻,心裡只想著:希望家裡也能有這麼一座鞦韆,或許是給自己一點空閒時光,也許是跟孩子同享天倫樂。

在還無法達成願望前,就抽空來趟三桃山,送自己一點搖逸的輕鬆吧。


喜歡這篇文章,就請按下列圖示幫忙分享、按讚!



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鐘:一個停頓,也是一個開始

Posted by Unknown on 下午5:15 with No comments

關鍵字:高雄觀光,旗山觀光,三桃山,三桃山森林遊樂園 

【鐘】
是時候了  面對  處理  放下
不管有多難  多不捨  鐘聲一響時間到  就結束
它不需是中國最古老的永樂大鐘  也不需越海渡洋到異鄉
那清脆的銅鐘鐺鐺  照樣穿山越林透心坎  用青銅的猛力撞擊  來宣告
木梯攀上眺望亭  這世界能不能看得更清  更明


鐘象徵著許多意義,從古至今,可能是一個警訊,也可能是一個提醒。鐘,可能是告知危險的一個工具,也可能是一個象徵和平的存在。

在一般的生活裡,鐘存在的意義,無非就是一個提醒。它告訴我們一個時間的終止,告知下一個時間的開始。在傳統的時代,人們獲取時間不是那麼方便的時候,鐘的存在無非是一個生活的重心。

就像是報時的雞告知黎明的到來,人們的生活圍繞著鐘前進,也跟隨著鐘停歇。

時至今日,我們可以透過各種工具,更精準、更快速的獲取時間的節奏,鐘失去了原來的功能,卻多了一點文化的意義。

在三桃山裡面,就擺了一個風味十足的鐘。它不是中國古老的大鐘,也不是知名的大笨鐘。小小的,懸掛在三桃山森林遊樂園裡,每天忘著日出日落,它鮮少敲響,像是一個安靜的老者,依然據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懷念著過往。

偶爾前來的人們,敲擊著老鐘,敲響起一陣輕音響起。清脆響亮的鐘聲穿越在三桃山,像是一個宣告、一個歡迎。

比起家裡的鬧鐘,總是響著督促我們起床的惱人鈴聲。三桃山的鐘,似乎不是那麼的緊迫,多了一點的悠閒;就像是來到這裡變得緩慢的時間,在悠閒之間,鐘聲的響起即使象徵的是一個時間的停歇,卻也讓人期待下一個時間的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就請按下列圖示幫忙分享、按讚!



環湖的弧:炎夏,一圈涼意

Posted by Unknown on 下午5:10 with No comments

關鍵字:高雄觀光,旗山觀光,三桃山,三桃山森林遊樂園 

【環湖的弧】
環繞著小湖  灰白矮欄杆整齊垂直站列成隊
勾寫出一道優美的弧
緊跟隨著的  帶狀的鮮脆綠意襯底
還有一抹抹喜氣桃紅花叢置頂
幾何線條般地呼應相隨
南台灣的暖日天裡
亭下依舊  清風徐徐


眼看著溫度一天天的飆高,假日的炎熱午後,你是不是正窩在開著冷氣的室內,無聊的浪費著難得的悠閒?與其讓不自然的涼爽侵襲著自己的健康,不如一家大小一起帶著,來到三桃山,感受自然的涼意。

在三桃山森林遊樂園裡,不只有濃密的綠蔭可以帶來超乎想像的清新涼爽,還有一個從視覺上就能帶來清新沁涼的小湖。環繞著湖邊,是一個人造的弧形步道,天然與人工交錯,讓我們可以親近自然,更貼近這夏季難得的一抹涼意。

在陽光下,感受著光照在湖面的波光,感受著風吹過湖面帶來的一絲涼意。交錯著周圍的美景,有綠的、有紅的,這裡的色彩是繽紛的,人的心情是雀躍的。

難得的悠閒時光,就該給自己多一點緩慢的步調。來到這裡,感受自然的風光,吹拂大自然送給我們的“冷氣”。擺脫掉科技的包袱,心少了點追逐的浮躁,似乎悶熱的感覺也降低了許多。

是天涼了,還是心靜了。面對著時靜時動的湖面,看著自然的色彩繽紛綻放,看著圓的湖與弧的道交錯的幾何美學,三桃山重新詮釋人工的美好。透過自然與人造的完美結合,帶我們重新認識生活的概念。

有時候,完全的極簡也不一定就是一種純然的美好;真正的生活美學,就該是在加法與減法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面。


喜歡這篇文章,就請按下列圖示幫忙分享、按個讚!


2013年6月2日 星期日

櫺:是阻隔,還是另一個延續

Posted by Unknown on 凌晨3:45 with No comments

關鍵字:高雄觀光,旗山觀光,三桃山,三桃山森林遊樂園

【櫺】
從無意真的阻斷些什麼  至少不是單憑這薄弱的木牆
不論是菱格狀的  還是直條狀的  這美麗的櫺  就純粹留做綠叢野林間的裝飾
信步走著  落葉窸窣  空氣中總是溫潤而清新  深呼吸  讓全身細胞都活躍起來
讓大自然柔柔包覆  心滿意足


三桃山森林遊樂園,一望無際的自然景觀,漫步在其中,理應該是感受無限的遼闊,享受被寬闊的自然擁抱的無邊無際,偏偏在三桃山裡,幾個看似突兀的柵欄,阻隔著遼闊與遼闊。

就像是在一連串的文字之間,突然的打下一個驚嘆號,突然的、停頓的,像是刻意架設,又像是在遮蓋著什麼,阻擋了我們探險的心;讓我們不得不停下腳步,駐足於這阻隔線的前方。

這突然的阻擋,看似掃興的同時,卻不一定是全然的不完美。雖然突然的像是在強硬的限制些什麼,卻也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讓我們停下了因為接觸自然而奔放的野性。

在天然的懷抱裡,我們吸收著新鮮的空氣,肺裡滿滿的清新氧氣,讓我們的精神抖擻,也讓我們彷彿年輕了無數歲;就像是麥田裡奔跑的孩子,我們奔放著,可望著在這片遼闊的自然裡探險,尋找著更多的可能。

一個阻擋,彷彿就像是一個溫柔的長輩,告誡著我們停下腳步。想擁有自然的美好,不一定要一直的往前走,停下來,看一看四周,也許美好就在你的身邊。

撫摸著老舊而堅實的柵欄,望著四周。腳踩在遍地的落葉上,像是有彈性一般的柔軟感觸;黃暈與翠綠交錯的生機,迎面而來的清新涼意。其實,早已經被自然包圍的我們,何必讓自己不斷的往前奔去,美麗早已經在我們的四周。

慢下自己的節奏,停下自己的步伐,才發現,原來看似阻擋的櫺,也是一種美。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按讚加分享!



寫意:感受自然寫下的斑駁美好

Posted by Unknown on 凌晨3:40 with No comments

關鍵字:高雄觀光,旗山觀光,三桃山,三桃山森林遊樂園

【寫意】
無法模仿
無法再製的畫風
是大自然與歲月的連手創作
揮灑在這原本單調的灰泥
成就了如今多彩斑斕的寫意
我也只是天地間的過客
笑看落花相伴
點綴其間  鮮豔而淒美


關於斑駁這一回事,就字面上來看,似乎不是那麼的好;像是在談論一個時間留下,無法回復的美好,一個逐漸陳舊的老舊感。但是同樣的斑駁,在三桃山當中,卻是另外一種感受,另一個視覺的呈現。

我們漫步在三桃山的道路上,望著一片蔓延伸展的泥牆,隨著歲月,泥牆上攀爬著斑駁的痕跡,理應是陳舊的、是頹圮的,但是看在我們的眼裡,那一抹抹的紋路,像是揮灑在灰白牆上的另一個風格。

像是把蔓延的灰白當成畫布一般,歲月這個畫家,將自然的顏料打在上面。時而塗抹、時而揮灑,時而點綴;圖像與意念的結合、飄落的花瓣也成了另一種美好。

在這裡,斑駁不一定就是一種頹圮的象徵,凋零也不一定就是一種毀滅的呈現。生生不息的自然裡,每一個結束都成接著另一個開始,就像是冬去春來四季的流轉,一年過了一年,三桃山的風景變著,一天過著一天,陽光來來去去。

自然與光陰,像是個充滿個性的藝術家,將靈感揮灑在三桃山這一塊畫布上。走過一面斑駁的牆,是一種寫意;走過一片片的樹林,望著垂掛的、凋落的、各種顏色的花葉,也是一種寫意。

只要用心感受,生活的任何一個呈現都是一種美好,就連斑駁也不再是歲月的玩笑,而是時間與自然,最寫意的一首光陰詩。


喜歡這篇文章,就請幫忙按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