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5日 星期日


關鍵字:高雄觀光,旗山觀光,三桃山,三桃山森林遊樂園

【溜吧】
心理教育學家說,溜滑梯是對孩子來說最佳的感覺統合訓練
能令人興奮,笑得自然而開懷
大部分的人都玩過溜滑梯,那種由上而下快速溜滑的快感
瞧這兒偌大的溜滑梯,若是三五成群一起滑下,肯定是特別刺激有趣
不需什麼特殊的工具設備,只要輕便的紙板就能溜它個痛快了

小學校園裡,有座大象造型的溜滑梯
從尾巴的位置爬樓梯上去,在象背的位子排隊,然後順著象鼻子滑下去
我曾經想過如果是用長頸鹿的造型,溜起來是不是更刺激
每次下課總往那兒報到,不厭其煩一次溜過一次
這樣就覺得很好玩
長大以後,我們好像就比較不玩溜滑梯了
好像會被認定是小孩子才會做的事情
怕被笑孩子氣

拜託!偶爾孩子氣為什麼不行?
殊不知在爬上溜下之間,我們還能領悟出人生的道理!
當為了擁有滑下時的舒暢,要先一步一步踏實登高
一如
要享受順境時的快感,就得從逆境時的奮發向上開始
人生的順逆,當作是坐溜滑梯
彈性調整心情,自在隨喜


三桃山森林遊樂園當中還有一個知名景點,是個大人小孩都能盡情玩耍的巨型水泥製溜滑梯,不但可以讓父母牽著小孩的手一起滑下,更讓許多大朋友重溫童年時期的水泥製堅固滑梯。

溜滑梯,是許多人小時候最美好的回憶;也是許多人,成長過程的一個分水嶺。比起其他的遊樂設施,溜滑梯顯得特別的靜;不像鞦韆總是忙碌於前後的擺盪、不似蹺蹺板不停的上下。

溜滑梯總是靜靜的立於操場的一角,等著小朋友們攀爬到身上,接著滑下。他把動的權利留著孩子們,自己安靜的立著,承載一個又一個的歡笑;溜滑梯只是靜靜的看著,看著孩子們因為自己而笑,看著孩子們因為成長而離開。

回想一下自己的人生,有多久沒有讓自己開懷的順著溜滑梯,痛快的滑下?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再是一個孩子?還是因為體態已經無法溜過那個狹窄的迴廊?體型的成長,是一個無奈;心靈的成長,卻是一個與自我的告別。

我們總覺得,到了一個階段,就應該學會獲得什麼,又該學著拋去些什麼,卻殊不知獲得的同時,並不意謂必須先失去,何況還是拋掉自己同真的心。

偶爾,當你忙碌於工作之間,稍事空閒的時候,是否曾回想起那個無邪的童年?當時的自己,只是一個簡單、從溜滑梯上滑下的動作,就能讓自己的歡笑延續好久;即使要再溜下一次,必須經過另一次艱辛的爬階,也不辭辛勞的一次又一次的攀爬著。



偶爾,讓自己來一趟三桃山,在遼闊的藍天下,重新讓自己的心靈開機一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那就按下列圖示幫忙分享出去吧!

  


0 意見:

張貼留言